L2210533 S

 

 

 

 

L2210697 ~2

 

 

 

 

上一集貼出後 承蒙很多格友指教 

大家有個疑問:這裡可以拍照嗎? 

事實上   在美國參觀任何博物館   都可以拍照 

不過好像沒人像我這麼愛拍   大家都只是靜靜的觀賞

 

 

台灣人 恐怕是世界上最愛拿手機拍照的族群吧!

不管什麼花燈    蘭花展   花博    玫瑰展….

每個場景  前面都要大排長龍

人物一個個獨照完     還要合照     沒完沒了……

不想拍的小朋友    還會被大人硬抓過來   逼著拍照

並且被一再地要求:微笑     伸手喊YA!才肯放過

像我只要拍記錄照的   往往無法等到淨空的時候

 

說老實話:人物與景物同時入鏡    是很難兩全其美的

要嘛  人物好看    背景一定毀掉

要顧及背景好看    人物就一定被犧牲掉 

更甭說美顏美肌照了!背景都嘛一概的模糊   朦掉

但大家好像並沒這個體認    ~大爺  老娘   就是要拍…….

 

 

我常想 : 回去看照片    也只是看自己好不好看?

眼睛有沒有閉起來?是否忘了縮肚?皺紋有幾條?

根本不會看背景是啥?更何況人物都遮掉大半了

哪還有背景呢?再美的背景  也是徒然

當然要拍到此一遊   也無可厚非   但不用每個景都拍吧?

試著想像:九寨溝這麼漂亮!處處繽紛 奇幻的美景

結果100張圖前面  都是一排美女  搔首弄姿

根本後面什麼都看不到啊!

  

話題扯遠了!言歸正傳 

在大都會博物館像走迷宮似的

一個個展館佈展的 都是稀世鎮宮之寶 直讓人眼睛發亮

本來大家相約一點半 在大廳見面

我一聽說還有個大廳 都是戰爭使用的各式盔甲

非常精彩   我又跑去看了   

哇!真是難以想像:

打仗要騎馬  已經夠辛苦了!

還要穿這身極其笨重的精雕細琢盔甲 動作怎麼能靈活呢?

光是上馬  騎馬 就已經大費周章了

還要持長戟和敵人廝殺 那是個怎麼樣的場面啊!

不只頭盔   身上的盔甲  還有護膝 護肘 護手的鋼製盔甲

真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嘆為觀止

 

更神奇的是 連每匹馬的戰袍 也是從頭到腳整套的

不然 馬腳被人砍一刀 連人帶馬就只有死路一條 任人宰割了

這樣 整個沙場都是鋼鐵盔甲   乒乒乓乓的  該是多麼壯烈啊!

我們還開玩笑說:戰死之後 還得有人在沙場

把這些盔甲搬回來處理 再轉給下一個戰士穿吧?

要不然 製作得那麼精緻的盔甲    只穿一次  就太可惜了!

L2210700 ~2

 

 

L2210702 ~2

 

 

L2210703 ~2

 

L2210707

 

 

L2210708 ~2

 

L2210710 ~2  

 

 

該博物館於1872220日首次開放,當時位於紐約市第五大道681號的一幢大廈之內。鐵路職員約翰·泰勒·約翰斯頓英語John Taylor Johnston將個人藝術收藏品提供給博物館作為最早的館藏,並且擔任首任館長。而出版商喬治·帕爾默·普特南英語George Palmer Putnam成了創立時期的監督人。藝術家伊士曼·約翰遜英語Eastman Johnson擔任博物館的共同創辦人。在他們的指導下,博物館的館藏,由最初的羅馬石石棺和大部分來自歐洲的174幅繪畫,迅速增長並填滿了可用的空間。1873年,博物館採購了盧吉·帕爾瑪·德·塞斯諾拉Luigi Palma di Cesnola)所收集的賽浦路斯文物。同年,博物館從第五大道搬遷到第14128號道格拉斯大廈。可是新館址很快就不敷應用。

1871年,博物館與紐約市商議後,得到中央公園東側的一片土地作為永久館址。其建築的紅磚新歌德式外型由美國建築師卡爾弗特·沃克斯Calvert Vaux)和合夥人Jacob Wrey Mould設計。[13]沃克斯的大膽新歌德式設計不獲欣賞,在建築完成時被認為設計過時,更被博物館的主席評為「一個錯誤」。[14]

博物館自此不斷擴建,譬如由理察·莫里斯·亨特所設計的新古典學院派布雜藝術的立面。[15]這個擴展部分由1912年開始興建,到1926年完工,採用了來自印第安那州的灰色石灰石。南翼建於1911年,北翼建於1913年。兩翼都是由麥金米德與懷特事務所McKim, Mead & White)負責興建。1963年,在作家安德烈·馬爾羅驅使下,成千上萬的訪客到博物館一睹《蒙娜麗莎》。[16]

1971年,新建築計劃得到批准並且交給凱文·羅區-約翰·汀克羅事務所負責,工程為期超過20年。[17]計劃目標是為了市民更容易接近展品,研究人員更方便使用設施,讓整個博物館更有趣更有教育意義。

在很多的新計劃中,也包括了於1975完工的「羅伯特雷曼翼」,那裡珍藏了很多歐洲油畫大師的名作,當中包括了印象派後印象派畫家;安置丹鐸廟的「賽克勒翼」,完成於1978年;「美國翼」於1980年對外開放,那裡全面展示美國日常生活藝術歷史;「邁克爾C洛克菲勒翼」,自從1982年,收藏了來自非洲、大洋洲、美洲的文物;「莉拉艾奇遜華萊士翼」,自1987年收藏了很多現代藝術作品;而「亨利河克拉維斯翼」則展出自文藝復興至20世紀初的歐洲雕塑與裝飾藝術。

這些新建築物落成後,博物館在這些空間裡重新組織收藏品。19986月,韓國藝術廊對外開放,完整了亞洲藝術的展覽系列。1999年,近東方文物、希臘與羅馬文物展館的重新裝修已經展開。展覽古希臘藝術的「羅伯特和蕾妮展覽廳」在1996年開幕,新希臘畫廊於19994月開幕,而賽普勒斯畫廊於2000年開幕。

2006年,博物館的建築物總長度差不多400米,佔地180000平方米,比1880年代的館址大20倍。[18]

大都會的永久收藏品被分為十九個館部,每個館部都有專門的館長、修復人員及研究人員。[6]永久收藏品的代表有古代物品及古埃及的藝術品,歐洲名師的油畫雕塑,還有大量的美洲及現代藝術展品。[7]博物館亦收藏了不同的樂器服裝飾物,以及古代的武器盔甲[8]博物館的畫廊永久地配置了一些著名的內部裝飾,從1世紀羅馬到現代美國的設計都有。 [9]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相當出色的中國藏品,據研究者指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號稱是中國以外最好的中國佛教雕塑收藏,在塞克勒(Sackler)廳中擺滿了大大小小佛像,包括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彩畫大約60平方米,以及大量從山西割下的佛頭。」[19]

除了常設展覽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還全年組織與舉辦大型的巡迴展覽。[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蔚藍的天空符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