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 是大姑姑家的木質衣櫥 也是祖父做給她的嫁妝
上面的雕花 很精緻 不曉得祖父工藝這麼精湛
我家 三叔家 大姑姑家 各一座 都是一模一樣的
不知 花了祖父多少時間製作
上週 和借住娘家的三妹回媽媽家
走進她房間 看到那兩座櫥櫃
讓我想起了很多往事 也想起了媽媽
它們與媽媽相伴 已超過半個多世紀
歲月的流逝 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古樸
幾經搬家 媽媽始終堅持留下
因為 這是祖父 親手為她日夜製作
花了好幾個月才完成的心血結晶
如果不是去嘉義養病
她是絕對捨不得離開它們的
當年 外公和祖父兩位情誼深重的好友
為了能結成兒女親家 成就一份美好姻緣
十分歡喜
疼愛媽媽的外公 在決定婚期之後
就請祖父做了幾個衣櫃 櫥櫃 梳妝台 …
給媽媽當嫁妝
大約18歲時的媽媽 借住在大里鄉姨婆家
有一對鳳眼 大概是她最早的一張大頭照吧?
這是爸媽結婚時的照片
當年 媽媽正好是20歲的豆蔻年華
容貌清秀 端莊而賢慧
嫁到外埔 在祖父家門口的合照
爸爸也是年輕 帥氣 挺拔
還受過高等工業職業學校的教育
在日治時代 是非常難得的高學歷
一生從事土木工程建築的工作
外公共有12個子女 三男九女
雖然有幾位阿姨 被阿祖趁其不在家
悄悄送人 讓他十分無奈 傷痛 懊惱之外
對待其他子女 一向很疼愛
尤其是這個乖巧的女兒能找到好婆家
自是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重酬 商請祖父做幾個堅固的櫥櫃之外
還準備了金錶 掛鐘 梳妝台 給媽媽當嫁妝
她非常珍惜這些 將陪伴她一生的物品
因為那裡面 滿載了一個父親
對女兒滿滿的愛和祝福 意義自是非比尋常
年少時 送人當養女的三姑姑要結婚時
祖父母無力為她準備嫁妝 而她很有眼光
看上了媽媽另兩座雕工精細的衣櫃
媽媽心想: 她從小不在父母身邊 也挺可憐的
若無嫁妝 可能會被婆家看不起.... 於是忍痛割愛
雖然如此 偶爾提起 心中仍有隱隱的傷痛與不捨
這兩座衣櫃和矮櫃 十分笨重 完全是實心的
跟了媽媽五十多年
在東勢家 每當下大雨 就要泡在水裡
又歷經多次搬家 它們依舊安然無恙 毫髮未損
讓我對祖父選木材的眼光 和精巧的手藝
真是佩服不已
更能體會媽媽 珍惜這些嫁妝的心境
祖父與外公 作古已數十寒暑
媽媽對這些嫁妝的濃厚感情
正是對先人的一份敬重與懷念啊!
這個衣櫥 並不大 黑色油漆有些剝落 上面還有鏡子
從很久以前 就塞滿了很多 爸爸的重要文件
和媽媽的私人珍藏
爸爸是標準籃球迷 以前沒有電視
他每晚邊聽收音機機轉播籃球賽
邊拿紙記錄比賽過程
有時別人跟他講話 漏聽了一球
他會特地跑去打聽 再補上去
這幾十年的紀錄 他分裝在牛皮紙袋 放在上層
下層多是媽媽的寶貝 包括我們幾十年來
送她的首飾 小紀念品 照相簿 碎布料…
這一箱箱歲月的收藏 哩哩扣扣
只有她知道 什麼東西放哪裡
她也從來不讓我們小孩去碰觸
右邊櫃子 都是爸爸的衣服和領帶
我實在很佩服媽媽整理物品的功力
這麼小 又不起眼的衣櫃
簡直是大衛魔術的百寶箱
竟然能塞下他們五十幾來的所有寶貝
這一座矮櫃 很笨重 抽屜卻非常好拉 專門放衣物
矮櫃裡 一向收藏我們的內衣褲 衣服
襪子 帽子....... 哪一格抽屜放誰的東西
是媽媽的習慣和堅持
至於那個梳妝台 腳架已經朽壞 無法使用
上面精緻小巧的雕刻抽屜 還是很古色古香
鏡子 已經破掉 找不回同款樣式
妹妹知道媽媽捨不得就此丟棄
於是去請人重新整理 上漆
放在她房間裡 媽媽常常去撫摸擦拭
懷想年輕時的流金歲月
那曾經帶給她許多美好回憶
卻再也回不來的青春歲月
外公送的金錶 媽媽以前出門 常戴在手上 無限珍惜
由一節節S形連結的錶鍊 金光閃閃 非常耀眼
三十幾年前 姊姊考上大學
註冊費始終無著落 媽媽幾經考慮
很不捨的 拿去點當換錢
表心 也終於在重重生活壓力之下
記不起何時被變賣 來養育我們五個孩子
我不知道 媽媽是否還會偶爾想起
只是 她再也沒戴過任何一個表
即使後來爸爸去瑞士旅遊
為她買了一個很摩登漂亮的新表
她也只是曾經拿出來向我們炫耀
卻始終不曾見她戴過
她說 在家裡做家事 不需要戴
出門 別人都有 問一下就好
我知道她很節儉 一向捨不得用好東西
怕弄丟 弄壞
老掛鐘的鐘擺 已永久歇息 只有裝飾作用
卻仍然盡職的行走 分秒不差(補拍照片)
古老的掛鐘 還在櫥櫃裡
雖然鐘擺 已經累了 永久歇息
可是時鐘照樣一分一秒不停向前跑
而且分秒不差
每次感覺天搖地動 家人就趕快跑來看鐘擺
以確認是否有地震 或它的的強度大小
五十幾年來 家裡各式時鐘 來去無數
卻只有它 經得起歲月的重重考驗
依然每天端坐在大廳
陪伴我們度過每個 家人歡聚的時刻
或兩老平日面對面 相依相存的孤寂歲月
即使主人長期不在家
它也絲毫不偷懶 一直等待下去
但如今 它也功成身退了!
這座縫衣機 也是媽媽的嫁妝之一
當年 寄居在大雅鄉的姨婆家
開縫紉機工廠的姨丈 送給媽媽一座縫衣機
媽媽為此 特地去學裁縫 並為我們做了
很多可愛的童裝 洋裝 圍兜兜.......等
雖然縫衣機已經老舊 不堪使用
腳架卻捨不得扔掉 當作置物架 也很懷舊
民國53年的全家福照片
民國88年 父母的合照
媽媽非常重視她的每個嫁妝
那是她對娘家的養育之恩和愛的表現
所以 我結婚時 媽媽也特地送我
一座冰箱和洗衣機 當作嫁妝
只是後代的物品 無法像以前那麼堅固耐用
早就損壞 換新了
每次看到有人丟出的家具 還很完好
就覺得...真是不懂愛物 惜物
或許 它們是否和你 有割捨不斷的感情
才是主要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