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南府都的赤崁樓
#2. 在1983年 由內政部宣佈為國家一級古蹟
#3. 赤崁樓的夜晚 散發出一股神秘莊嚴的氣息
今年元宵過後 我去了一趟台南古都
拜訪慕名已久的名勝古蹟~天后宮和赤崁樓
後者未及發表
照片即因電腦硬碟損毀而功虧一簣
至今仍一直耿耿於懷
8月20日 我又獨自去了一趟台南
就為了再次重溫赤崁樓的夜晚
那場溫馨音樂會的美好感受
赤崁樓 以前只是歷史課本上的名詞
我對它的印象
大約停留在鄭成功建設台南的勳功偉業
能親臨古蹟 與古人交心
走在他們走過的迴廊 階梯.....
撫摸褪色的木頭建築 俯瞰台南夜色
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似遙遠 又似那麼貼近
這回 我還是去晚了
曾是台陽八景之一的「赤崁夕照」
我仍是無緣一見
不過現在高樓大廈林立 要觀賞到恐也非易事
上回在頂樓時 還有人放煙火
等我想拍 又沒了 叫人心猿意馬 不得專心
為了拍到一點色溫 我未用晚餐 七點就進去參觀
因為是第二次來 我已經摸熟這裡的環境
駕輕就熟的取景
赤崁樓晚上打了燈光 在古樸中
散發出一種懷舊的氛圍
每一個景 都讓人想到古早以前
在這裡發生的故事
在這樣的古蹟外面 欣賞每天不同音樂團體
用心演奏的音樂和歌曲
確實是一種很特殊的感受
涼風習習 在燈光下 聽眾聽得如醉如痴
度過一個迷人的夜晚
#4. 赤崁樓 歷經歲月的洗禮
#5. 有說不完的老故事
#6. 鄭成功受降圖~接受荷蘭的投降
#7. 紀念品商店 已打烊
#8. 拱形門 是中國典雅建築的精髓
#9. 古色古香的廊簷
#10. 高高的椰子樹 陪伴著滄桑的歲月
#11. 蓬壺書院遺址
#12. 這箇角落 很能發思古之幽情
#13. 匾額!
#14. 從內往外看
#15. 這是以前的古城建築配置圖
#16. 各種船艦模型
#17. 海神圖~四個海龍王??五個..不是??
#18. 舊汰換下的屋簷 也是寶耶!
#19. 鄭成功像
#20. 還有雕像
#21. 鄭成功 讓荷蘭人甘拜下風 伏首稱臣
#22. 文昌閣正面
#23. 側面
#24. 如果 想要高中 進士 舉人 秀才....
#25. 一定要來拜託他
#26. 就是 拿毛筆的文魁星啦!
#27. 你看 我所言不虛吧?要求取功名的人 都會來此拜拜
#28. 這麼多人來求 可見很靈驗吧?
#29. 門口的介紹 不太清楚 對不對?
沒關係 下面 另有補充喔!
#30. 夏夜的音樂會
#31. 在古蹟 欣賞音樂會 多麼典雅!
#32. 全身沾滿古都的文藝氣息
知識加油站:
## 赤崁樓 位於台灣台南市的中西區。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或稱紅毛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傾圯,僅留部分殘蹟。
漢人稍後在原址之上興建中式祠廟,戰後又由他處遷來九座贔屭碑,終成今日樣貌。今日所稱赤崁樓其實是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1]今列為一級古蹟。
## 1652年為荷蘭人所建,初稱為「普羅民遮城」,為行政商業中心。建築為三座略為方形的台座相接而成,1886年改建成飛簷紅瓦,有文昌閣、海神廟和蓬壺書院等,自創建之初迄今三百多年來,樓房之增修次數頗多,然其於台南市所辦扮演之角色,卻一直是十分重要。
現存之赤崁樓,由南面的庭園、北面之閣樓及西面蓬壺書院所組成,庭園草木扶疏,立有國姓爺受降之雕像,靠閣樓之牆基土,則立有九塊石龜之御碑,其是移自於大南門城邊,為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碑以花崗石所雕,碑首雕雙龍,碑文滿漢各四邊,二者合壁一篇,所有碑是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其為九龍生子之一,生好負重,然由於其貌與龜無異,一般人均稱之為〔龜碑〕。
參考網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A4%E5%B4%81%E6%A8%93
http://tour.tncg.gov.tw/sceniccommerce.aspx?i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