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娘家在台中縣后里鄉
1月12日 二表姊夫妻回東勢鎮投完票
就開車載我到處玩
三點多 我們來到舊泰安火車站
這裡是他們常來散心的地方
景色優美 還有上山步道
旁邊有幾棵火紅的楓葉 十分吸引人!
讓我在這裡 又把電池耗光 無法再去看~花樑鋼橋 殊為遺憾
而此時 也正好夕陽西下了!
我從來沒聽過這個車站的古老故事 只覺得它非常特殊
因為鐵路電氣化之後 有新的鐵路
這個車站 火車已不通過 所以成為歷史了!
記憶中的外婆家老故事
參考網站:
http://taichung.mmmtravel.com.tw/index_m.php?ptype=ieb_c&L3_id=752
民國24年后里大地震 我常聽媽媽提起
那時她才五歲 地震發生時 她正坐在長板凳上吃早餐
突然天崩地烈的搖晃 猛然摔落地面
外婆 也在那次地震 遭屋樑壓中背部 從此駝背
那些老故事 我也曾在下面兩篇文章提及

日治時期,從三義至后里這段泰安鐵道仍擁有大量的火車流量,人車鼎沸,直到西元一九 三五年,日治昭和期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大地震,后里鄉正好位於震央上,造成火車站旁的山林大量坍塌,掩埋了三千兩百多條的人命,後來經搶修後於在昭和 十三年七月十五日 恢復通車,為了紀念當時的罹難人員,因此設立「台中縣震災復興記念碑」,碑下還刻有以日文作為記載的碑文,詳細描述當時此事件的經過。往泰安的方向行駛,一路上風景宜人,山水如畫,從后里出發大約三十分鐘的車程,即可抵達。泰安舊山線於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底隨著西側新山線的竣工而開始停駛,為了讓後代子孫能了解當初泰安舊火車站的興起歷史與沒落背景,台中縣文化局 曾舉辦「追火車:泰安鐵道文化節」一系列的活動,此活動之目的在於追憶以往火車站的景象,其展示包括各種有關鐵路的文物展、從日 治時代所保留下來的鐵道、月台等,此外還有琳瑯滿目火車月票展、鐵路便當等,更培訓了舊山線的導覽解說人員,以協助到此觀光的遊客對舊山線有更深刻的認識,不禁讓參觀民眾的思舊情懷油然而生。
參考資料:http://www.howli.gov.tw/menu_03_travel/main_02_07.asp
http://www.houlifa.org.tw/Travel/index_list.asp-IN_NO=7.htm
屬縣級古蹟,位於泰安村福興路,建於民國前二年,民國八十八年舊山線因雙軌工程改道,泰安站成為舊鐵道之旅的重要景點;北側的大安溪鐵橋,全長63 7公尺 ,為國內僅存的花樑鋼橋。八十九年八月鐵道文化節在泰安火車站前舉辦,盛況空前,重新燃起再造契機,開啟了泰安火車站觀光發展的潛力。
位於泰安火車站舊站旁,有一座鐵道「臺中線震災復興記念碑」。
花樑鋼橋全長637.79公尺,是沿著泰安舊火車站鐵軌,北行300公尺的大安溪鐵橋,橋樑下部結構是混凝土砌塊石沈箱,橋座是磚角戶構成,為罕見的交通工藝品,遠處觀望氣勢雄偉,秋天時,有一種蕭瑟的感受,是本省僅存最長的花樑鋼橋。
更新日期:2004/06/01
遮雨棚 是用鐵軌搭成的喔!
|
介紹: |
|
自1998年9月23日舊山線駛出最後一班列車,台灣山線鐵路完成列車改線, 舊山線也功成身退,隱入山林,結束自1908年正式通車後近百年的歷史;
因受路線縱坡的限制,泰安舊站只好把站房蓋在路基下方, 變成入口在地面層,而月台在第二層的特別設計, 月台上還有一項骨董,就是雨棚的柱子,使用二十世紀初期出產的鐵軌作成的, 上面還清楚標有總督府鐵道部標誌和1905年出廠的記號。 雖然泰安舊站已失去運輸的功能,但這坐老火車站還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 |
鐵軌旁 有幾棵紅楓葉 讓我拍得不亦樂乎!
泰安鐵道~~追火車 懷舊火車頭
美麗的車站 已走入歷史 分外叫人懷念
夕陽西下時的泰安車站
格外顯得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