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說明 : 1960年 小姑姑歸寧時
光是我們女方家的四分之一人口
就塞不進去照片裡了
對於注重倫理觀念的國人來說,稱謂,是親友間一道無形的橋樑。
兩、三歲的幼童,幾乎都有稱謂上的困擾。女兒三歲時,有一次伯父來訪,稱讚她可愛。我說:「你有沒有叫阿伯公啊?」
她立刻跑到他面前大喊:「叫阿伯公!」一屋子人笑不可遏。
幼年時的小外甥,每次看到他大姨丈,就喊「大姊夫!」因為他總是聽父母這樣叫呀!
四姊妹中我排行第二。兒子小時候有一次突然很無厘頭的問我:「媽媽,你是不是二阿姨啊?」
「不對啦!我是你媽媽。」
「有大阿姨、三阿姨、小阿姨,那你就是二阿姨,沒錯啊!翔翔也是這樣叫的。」這是什麼邏輯?
以前有位男同事,都30歲的人了。他對所有長輩只有兩種稱呼:男的叔叔,女的阿姨。婚後,岳家一大票:舅公、姑爹、伯伯、姨丈、嬸嬸、姑婆……,加上排行,把他搞得暈頭轉向。屢教不會,老婆氣死了,有次向我們抱怨。
他的理由是:我家只有我爸爸一個,親戚都在大陸,媽媽是獨生女;哪像你們家這麼麻煩,親友一大堆,認識不完?
這也難怪!像我就從不會搞錯。外婆生三男九女;祖母生四男四女,兩邊都是大家族。外婆94過世時,已有第五代。
不過遙遠的八等親,只有上一代才弄得清楚,我們就霧煞煞了。我最佩服伯父了,他有一本族譜,常常在紀錄。九族婚喪喜慶他都親臨,脈絡可清楚呢!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當你蓋棺論定時,自然有人會幫你整理,不是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