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 我已是第二度拜訪~~平溪鄉菁桐

除了車站以外 其餘地方 是新的景點

 

這次 我們繼續往上 走到~~石底大斜坑

這是以前的礦坑 早已廢棄不用 一片荒煙蔓草

 

幾棵高大的楓樹 一路帶我們上來

所見皆是殘垣破瓦 四周落了一地紅紅的楓葉

頗有一種~~淒涼中的美感!

 

(2)俯瞰菁桐車站

 

(3)上面種了很多咖啡樹  這是咖啡豆 結實纍纍

 

(4)石底大斜坑 是以前的礦坑

菁桐   即以煤炭起家

 

(5)走了一段斜坡

 

(6)滿地紅葉

 

(7)帶領你 來尋幽訪勝

 

(8)閃亮黑金的興與衰~~   一塊古老的石碑  說明它歷史的悠久

解說如下:

因為煤礦 菁桐坑在1921 就有鐵道 1931年就有電力

形成一個典型礦業聚落

礦業最盛時期 居住及工作人口 有上萬人

直至民國60年代 開採條件惡化 及石油取代煤礦能源

菁桐坑因無其他替代產業 人潮因而散去

然而留下的礦業遺產 記錄了菁桐坑黑金時代的興衰

這是一條當年重要的黑金大道

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歷程


 



(9)紅葉落盡    訴說歲月已遠颺!

 


(10)大樹根下   厚厚一層的落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後面的煤炭選洗廠  已列入古蹟喔!

 

網路資料:

老街再出發---菁桐坑遺址

攝影  攝影達人〈本文曾刊載於95年青年日報旅遊版〉
.
        菁桐正確的發音應該是「精銅」,但是大多數人,甚至當地鄉民也常誤唸為「青銅」。可惜這地方當年只產黑煤礦,沒產青銅......
.
        菁桐坑到底在哪呢?
.
       
如果你開車從台北經過深坑、石碇,進入山區,轉106線公路,直奔十分寮大瀑布,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路,卻不知道中間一溜煙就錯過了一個不太知名的煤礦小站----菁桐坑。
.

         平溪線本來就是台陽礦業為了運煤而興建的鐵道,後來由台鐵經營,沿線的煤礦遺跡真的不少,是懷舊人士尋訪「礦味」的聖地。在煤業興盛的年代,菁桐和平溪線其他車站一樣靠煤吃飯。
.
       
菁桐坑車站,建於日據時代〈民國18101〉,民國51年改稱「菁桐」,是火車平溪支線的最後一站,也是沿線最大的礦場,全盛時期,據說曾有數萬人聚集在此工作營生,車站人員曾多達12人,這條平溪支線目前並沒有停駛,但車站人員只剩1人。
.
       
煤業停產以後,同線的其它車站----十分和平溪已經轉型為觀光點地或天燈之鄉,菁桐卻彷彿隱形不見了。多數人對平溪線火車的記憶,若不是「平溪」,就是「十分」,由此可見「菁桐」的沒落。
.
       
民國76年起,菁桐煤礦不再生產,繁華逐漸褪色,人潮散盡,但木造火車站卻仍保留了當時原有的建築,屬於日據時代日本民房的樣式,車站內木製長椅及老剪票口的柵門、售票櫃都完好,站內留有當時的鐵路機具,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老式月台,環顧四週,寧靜的山城小鎮,呈現著古樸的風華。找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到菁桐坑漫步閒逛,會另有一番風味喔!
.
       
菁桐老街隨著煤礦的停採而沉寂,這是不幸;但也可以說是是幸運,附近遺留下來不少的採礦遺跡,譬如:棄置煤坑廢土的堆煤場、樹木磐根錯節寄生於牆壁、從菁桐車站綿延的運煤臺車道……等,成了現代拍攝鄉土劇的最佳場景,也是攝影者很好的拍攝題材。
.
       
菁桐站前的老街現在僅有數家營業的小舖子,老街差不多只有百來公尺長,和九份老街、深坑老街……等相比,菁桐老條街顯然店面不多,還不成氣候,傳統的雜貨商店賣些日用品、古早枝丫冰和麵食、餃子等......沿著鐵道走,嗚!嗚!小火車緩緩進站了,下車的幾乎全部都是來此觀光的遊客;站旁正在興建煤礦展示館,希望讓遊客能了解當年煤礦開採的歷史,體驗礦工的生活,這個因礦業落沒而衰微的小鎮,可由新的人文開發而找回逝去的日子。
.
        

.
攝影達人,曾任台北市攝影學會月刊主編、前新埔工專出版組組長13年、民國70年間曾擔任前總統蔣經國先生家庭攝影,現任國際獅子會環保會副會長,影像處理電腦班教師,並從事專業網頁設計、圖文創作。
.
E-mailart103.tw@yahoo.com.tw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蔚藍的天空符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